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专家给出答案,谜底终于解开
1402年6月,南京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生死成谜。600多年后,一场跨越闽赣两省的“地下拼图”正在收拢最后一角:福建宁德山沟里的碎瓷片、江西三清山地窖里的鎏金铜印、中科院实验室里的微量骨粉,正联手把“建文帝去哪儿了”从传奇拉回人间。
1402年6月,南京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生死成谜。600多年后,一场跨越闽赣两省的“地下拼图”正在收拢最后一角:福建宁德山沟里的碎瓷片、江西三清山地窖里的鎏金铜印、中科院实验室里的微量骨粉,正联手把“建文帝去哪儿了”从传奇拉回人间。
1402年六月十三日,南京城破,金川门洞开,朱棣的骑兵像潮水一样涌进皇城。 史书记录到此,镜头突然拉远:皇宫一角火光冲天,一具焦黑尸体被抬出,太监哭着喊“建文帝自焚了”。 可镜头再拉近,疑点像火苗一样噼啪乱冒——尸首五官尽毁,玉玺却不在现场;朱棣一边发布讣告,
当洪武大帝朱元璋的铁腕统治落下帷幕,一位温润如玉的年轻君主——建文帝朱允炆,于1398年登上大明帝国的权力巅峰。这位自幼浸淫儒家经典的帝王,甫一登基便以“建文”为号,开启了一场注定悲壮的政治理想主义实践。
那一年,朱棣率“靖难之师”攻破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永乐”。而他名义上的“敌人”,也是自己的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却在火光中神秘“蒸发”。
朝廷与藩镇的博弈是历史的一条主线,大部分王朝都会面对这个历史课题,但总体来说,藩镇的势力虽强,但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朝廷的对手,即使像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的烈火照样被汉景帝所扑灭。不过,明朝的建文帝在手拿一手好牌的情况下却削藩失败绝对是一个概率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建
历史总是充满了迷雾与未知,尤其是那些涉及皇室秘辛的故事。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之谜,便是这样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公案。多年来,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们一直在努力探寻这位失踪皇帝的踪迹,而最近的一项考古发现似乎为这个谜团带来了新的曙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关注”支持作者,您的关注是小编持续创作的动力,也方便您随时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